2025做文旅看这3条就够了!
时间: 2025-06-17 21:09:40 | 作者: 输送设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培育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旅游强国的关键一年。年初,各地文旅系统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力求在旅游融合、服务提升和消费扩容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当 “特种兵式旅游” 的热潮逐渐退去,游客对文旅产品的需求,已经逐渐向追求精神共鸣的深度体验转变,文旅产业正通过与文化、科技等产业的深层次地融合,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体验的质量和吸引力,推动地方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例如,在“万岁山武侠城”景区中,打造了沉浸式历史背景和文化体验项目,游客可以穿上古装,扮演历史人物,或与历史中的人物对话,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这种深度体验增强了旅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还有众多文旅项目注重与体育、农业、教育等产业的融合,通过这种跨产业的深层次地融合,文旅项目不断拓展旅游的边界,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在地化”则是激活文化生命力的核心。2025年,各地文旅发展应注重挖掘本地历史、民俗、人文等独特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真正的完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在地化”,就是要将地方文化元素自然融入旅游服务产品、空间设计、节庆活动等所有的环节,打造具有辨识度和认同感的文化品牌。
文旅公司能够依托古镇古村、红色遗址、神话传说等资源,打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旅IP,不仅能增强游客的文化感知,也有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非遗是中华民族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2025 年,要推动非遗走进景区、走进生活、走进大众视野。文旅项目可以设立非遗展示区,通过实物展示、图片介绍、视频播放等方式,向游客展示当地的非遗项目。
同时,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进行技艺展示和讲解,,如打铁花、火壶等非遗表演,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与此同时,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新模式,如“非遗+文创”“非遗+直播”“非遗+研学”等,为非遗注入市场活力和商业价值。
2025文旅业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深度体验化、文化在地化、非遗传承弘扬三大方向,是市场需求的趋势所在,只有坚持以游客为中心,立足地方特色,融合科学技术创新,才能打造出真正有温度、有内涵、存在竞争力的文旅项目。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